|
近日,一份《2016全球财富报告》由瑞士某机构发布,其中关于中国部分的数据不容乐观。
该份报告显示,2015-2016年,中国成年人均财富为2.28万美元,约15.8万人民币,这一数同比下降了3.6%左右。该机构给出的原因包括股市的低迷、居民负债上升等,而在对冲资产缩水方面,房地产的上扬成为重要因素。中国人平均非金融资产中,房产占据了99%以上。 与平均财富相比,代表普通人的中位数财富更加寒碜,仅为4885美元,约3.4万元人民币,是平均财富的1/3。由于以美元为统计单位,财富的缩水与RMB汇率的走弱直接相关,RMB汇率自2015年7月的6.11左右的峰值一路下行至2016年12月的6.9左右,贬值幅度直接影响到导致了高储蓄率的中国老百姓的财富缩水。 与RMB贬值对应的普通人财富的缩水相比,那些主要以一二线城市房产为主要资产的人财富仍然在节节升高。与那些主要资产为银行存款的普通人相比,他们掌握更多信贷资源,拥有更多的房子以及更多的投资渠道。资产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,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。 看看这半年来,国人都买了那些资产吧。 在国内,22多个城市的房价同比涨幅平均达到了20%,个别城市的涨幅甚至达到了40%-50%。 在国外,加拿大,澳洲的房子被华人一扫而空。 在香港,楼市止跌回升,还有人买了大量保险。 有条件的人都在加大配置优质资产,富人偏爱海外资产,中产偏爱一二线房产,而大多数缺乏资产配置能力的普通人也只能被割韭菜了。 抛开其他的不谈,仅就当下的房价而言,其实我们已经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,房价涨也不是,不涨也不是。 少数人通过买房为自己迅速累积起巨额财富,而这笔财富在未来一段时间来看,增值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,如此情况,不仅让金融风险陡增不说,更大的危机是财富不均的加剧。 众所周知,大多数城市的房地产毫无投资价值,从全国范围内来看,目前房地产kucun量仍然维持在61亿平米以上。而在一线城市呢,以北京为例, 远郊区房山的成交均价也近3万元,六环外的房子也差不多要23年才能买到。这些数据都在说明一个问题,一些城市能够买房的不再是占大多数的工薪层。 而一线的刚需们的选择也越来越小,曾经成为刚需们“逼不得已”的选择——商住房——也已经不敢买了,能够选择的也只有远城区的“老破小”的房子。 政Ce希望让楼市冷下来,但不要忘了,地产商们在今年已经赚的盆满钵满,吃饱喝足的地产商们又有多大动力降价卖房呢?据笔者近期在北三县的走访发现,各大楼盘普遍选择延缓入市,避免风头,未见任何降价促销的苗头。 随着RMB的继续走低的既成事实,未来配置一线楼市资产的需求只会增加,如何解决资本投资需求,分流不断涌入楼市的资金才是关键,只堵不疏的结果恐怕又要如任志强所言了。 (楼市微观察) 武汉房产律师 咨询电话:13207161718 |
首席律师
|